入手Steam Deck

這次Steam夏日特賣沒買什麼遊戲,只有覺得Steam Deck 512GB在打八折很香,加上PTT網友的勸敗推文,還是忍不住買下去。買完隔天,想想沒基座可放置充電和外接裝置不方便,查文看副廠品質有些不穩,也不想接USB-C Hub(覺得醜又亂),又再下訂一個原廠基座,同樣在打八折。建議兩者一起買可以省100元運費(共280元),分開買得各付190元運費(共380元)。

主機當天訂隔天到。
Steam Deck訂單

基座下單後隔兩天到。
Steam Deck基座訂單

外箱。
外箱

簡易說明書。
簡易說明書

內容物為主機和充電器。
內容物

充電器外盒。
充電器外盒

充電器由群光電能代工。
充電器

主機是包在便攜包內。
主機外包裝

主機附贈的便攜包。
便攜包

便攜包需先剪開VALVE標籤,才能打開。
VALVE標籤

便攜包內的主機。
便攜包內的主機

主機其實很長很寬。
主機

主機左邊。其中Steam鍵我還蠻常用的,常拿來替代電源鍵的選單,雖然會多一兩個步驟,但他位置設計和按壓方式比電源鍵好用。另外他也是多種組合鍵的主按鍵。
主機左邊

主機右邊。觸控板下方是快速設定鍵,設定一些藍牙、Wifi或監看CPU溫度、效能等數據,我很少用到。
主機右邊

主機上方。有散熱孔、充電燈、USB-C、音量鍵、耳機孔。
主機上方

主機背後左邊。一樣有散熱孔,但是多了R4、R5鍵。
主機背後左邊

主機背後右邊。一樣有L4、L5鍵。
主機背後右邊

第一次開機需要插充電器,不然按電源鍵沒反應。
第一次開機

遊戲選單。
遊戲選單

基座外包裝。
基座外包裝

基座外盒。
基座外盒

內容物為基座和充電器。
基座盒裝內容物

基座和充電器。充電器和主機附的規格一樣。
基座和充電器

基座外觀。
基座外觀

主機放置基座。基座體積很小,以為不夠牢靠,主機放上去意外的穩固。
主機放置基座

將基座附的USB-C線插到主機,才能連動。
主機和基座連通

基座後方的連接介面蠻充足的。
基座後方

主機接鍵盤、滑鼠、螢幕,SteamOS桌面模式和一般電腦沒兩樣,如果用搖桿、觸控板、觸控螢幕去操作桌面模式,我覺得很難用,可能是我沒掌握到技巧吧。通常都是遊戲要改中文化,或是改遊戲相關設定(例如MOD),必須進入桌面模式,不然沒其他方式可改。

我平常都是放在基座當電腦用,當掌機時切到遊戲模式玩一些解迷、敘事、休閒等獨立遊戲。偶爾和電腦無縫銜接玩一些3A大作,有些用掌機勉強可以順跑,有些會有少許的卡頓。

然而Steam Deck官網的相容性驗證沒有很準確,可參考一下第三方ProtonDB比較多人回報遊戲狀態,因為很多遊戲都顯示不支援,其實都是可以玩,可能是遊戲廠商懶得去加入驗證。

用了快一星期,我認為目前的Steam Deck只適合懂電腦、可以排除問題的使用者購買,因為可能會遇到奇怪問題,導致使用者體驗不佳。例如我在遊戲模式遇到的問題:

  1. 開遊戲載入時卡在黑畫面,無法強制離開,後來顯示系統在更新。
  2. 連接基座沒有作用,將主機重開沒畫面,強制重開幾次主機正常開機,基座有作用。

畢竟Steam Deck才發售一年多,持續在調整,只能去適應他XD。

參考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