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VIDIA Shield TV Pro接Yamaha RX-V6A畫面沒訊號的暫時解法

上星期六房間的LG 42LH30FD電視電源開不起來,換了奇美TL-55Q100 4K電視,順便把舊的Yamaha RX-V467擴大機換成RX-V6A,沒想到會出問題。NVIDIA Shield TV Pro只接電視有訊號可以顯示,但是接到RX-V6A的HDMI1一定沒訊號,接Nintendo Switch 1080P設備則沒問題。

上網查了一下,原來是RX-V6A的韌體Bug,已經是老問題了,到現在都沒有解決。

No personal experience, but several posters have mentioned that moving to HDMI 4 through 7 has fixed strange connection problems for them.

V6A只有前三個輸入有支援8K但自己電視僅支援4K
原先沒注意隨便接XSX接在第三個輸入
XSX在開機下切換訊號源後會跑掉只剩下480P
不管換XSX原本線材或是大通都一樣
只能往後換孔位或是改4k模式但就沒有HDR

選擇換hdmi位置往後面的孔位去接就沒遇過
目前更新後還沒試過原先有問題的hdmi位置
等放假比較有空閒再來測試

HDMI 1-3 插孔支援本機上的 HDMI 輸入插孔中的 8K 訊號。“8K Mode”僅適用於 HDMI 1-3 插孔。

看來是HDMI1~3的4K和8K訊號混用出問題,暫時解法只能把NVIDIA Shield TV Pro(或其他4K影音設備)接到RX-V6A的HDMI4~7才能正常顯示。

使用LINE Notify來接收Steam的遊戲優惠和限免通知

遊戲優惠和限時免費訊息來源

先列出我個人接收遊戲優惠和限免的訊息來源(Steam為主,其他平台只接收限免消息):

  1. Steam的Twitter官方帳號:官方都是貼較有知名度的遊戲優惠。
  2. GG.deals - Freebies:提供主流PC平台的限免新聞,包含限時免費遊玩,新聞發佈蠻即時的。
  3. GrabFreeGames:提供主流PC平台的限免新聞,不過限免消息不限於主流平台,有時是遊戲官方給Key等消息,蠻多元化的。
  4. IsThereAnyDeal - Giveaway:提供多種PC平台的限免新聞,因為消息來源有時很多,收到的訊息會有點亂。
  5. Reddit - steamdeals:主要是看網友貼的小品遊戲優惠,其他優惠大多和Steam官方貼的重複。
  6. PTT - Steam:網友會貼所有PC平台的遊戲限免或是折扣消息,但很大機率會遺漏。
  7. PTT網友leo19981在Steam看板的發文:該網友在Steam看板平常不會發文,當他發文時都是發一些Steam上超殺的遊戲優惠(所以不用擔心LINE被洗板),包含第三方序號,例如Humble Bundle、Fanatical等平台。

沒有加入Reddit的FreeGamesOnSteam看板是因為限免取得步驟多又麻煩,拿到的遊戲大多都是免洗遊戲,浪費時間。和SteamDB - Free Promotions on Steam目前找不到方法可以將消息傳到LINE Notify。

使用IFTTT連動LINE Notify發送通知

這裡是接收Twitter和Reddit的通知,所以你也要有Twitter和Reddit的帳號來取得相關權限。以下是我的步驟貼圖,詳細做法可參考〈連動IFTTT 讓自已的LINE Notify變成自動化通知〉。

Twitter to LINE IFTTT範例

twitter to line ifttt

Android 13安裝Better Internet Tiles找回Wi-Fi和行動數據的快速開關

Android 12使用ADB command找回Wi-Fi和行動數據的快速開關的方法在Android 13已經無效,目前只能安裝Better Internet Tiles來找回Wi-Fi和行動數據的快速開關。

因為App需要Shell access權限,Root或免Root都有獲取權限的方式。

  1. 免Root:安裝Shizuku,缺點是每次手機重開機都要啟動Shizuku server,但至少不必透過PC來輸入ADB command。
  2. Root:安裝Magisk。

效果如下:
Android 13找回Wi-Fi和行動數據的快速開關

入手MacBook Air M2

終於等到新的MacBook Air M2,不論是CPU或外觀等多處都大幅改款,價格因此調漲(根據PTT網友說法,AppleCare+漲到6990元)。當初M1的外觀沿用舊模具,手上的MacBook Pro 13-inch 2017 w/o TB還算新,故無換機打算。雖然基本款8G/256G本身需求夠用,為了因應之後的macOS功能升級,和奇檬子的爽度,這次選擇訂製16G/512G。哪種產品CP值較佳?Apple對於自家產品的刀工一向精準,一分錢一分貨,有一好無兩好,依預算選擇自己的需求吧。

MacBook Air M2訂單,7/25下訂,8/3早上十一點收到,系統卻顯示8/4收到。
MacBook Air M2 Order

從中國上海出貨,由DHL運送。
MacBook Air M2 Delivered by DHL

將Cusdis部署到Vercel和Railway

Cusdis的部署非常簡單,我個人使用官方建議部署到Vercel(網站託管)和Railway(PostgreSQL資料庫)。請參考〈Deploy Cusdis on Vercel〉和〈Deploy Cusdis on Railway〉的解說,很容易就能一鍵部署完成。但是自行部署的Cusdis只能單一使用者自用,無法給其他人用,因為沒有連結其他帳戶服務。

在Railway部署資料庫

Railway雖然可以同時部署網站和資料庫,但不知為何只要開始建置時就會出現Banned Dependency Detected!,導致無法建置成功。
Railway Cusdis Build Fail

因為還要查問題,實在太麻煩了,所以我們把該專案的網站刪除,只留資料庫就好。資料庫不用改任何設定。
Railway Delete Cusdis Service

建立Cusdis Telegram Bot以取得留言通知

目前在GitHub可以找到三種Telegram Bot:

  • https://github.com/djyde/cusdis-telegram-bot
    官方的Cusdis Telegram Bot,下指令沒反應,無法使用。

  • https://github.com/WingLim/cusdis-telegram-bot

    These features are based on saving approve link with token to a redis server.
    We will automatically delete the approve link which is saved in redis to protect your privacy.

    1. Approve comment in bot
    2. Append comment in bot

    根據敘述的功能來執行:

    1. Approve comment in bot:因為Approve連結被刪除無法開啟,在Telegram點Approve按鈕會顯示讀取中,但是沒有反應。
    2. Append comment in bot:對該篇通知直接用Telegram回覆,輸入訊息以批准並回覆留言。

    因為第一點不確定要怎麼做才行,放棄使用。


最後我選擇第三種機器人來加入Webhook。

將Cusdis留言系統整合到Hexo

無意間在其他人的部落格看到Cusdis留言系統──很單純的匿名留言系統,沒有花俏的功能,載入速度超快。和Disqus或Facebook這種社交型態的留言系統完全不同。

優點:

  • 開放原始碼。
  • 沒有會員系統,只能匿名留言。
  • 可以自架或官方託管(目前完全免費)。
  • 支援多國語言(可以用官方多語或自己改)。
  • 輕量級,嵌入網站的程式碼只有5kb(gzipped)。
  • 支援Email通知和Webhook,回覆和批准留言不需登入。
  • 可以從Disqus匯入資料。
  • 管理後台不會紀錄留言者的敏感資料,例如IP位址。
  • 官方託管的管理後台只能用Google、GitHub和GitLab三種帳號來登入。

將Mastodon時間軸嵌入到網站

最近才得知Mastodon這個社群網站,雖然本質上是Twitter,但因貼文可達500個字,連結網址無論多長都只吃到23個字,所以我覺得偏向於輕量級網誌。兩者最大差異他是一個分散式社交網路,類似Mail server,每個人都可以架設自己的社群,每個社群都可以互相溝通,即使網站突然終止或莫名被停權,你還是能換不同網站繼續使用社群服務。

我個人使用後,認為沒有太多複雜功能、沒有廣告、介面淺顯易懂、文章可設定多種狀態(這點Twitter就不用比了)。目前傾向從Twitter慢慢轉移到Mastodon。

找了一些Timeline widget,都不是很滿意,最後找到〈Mastodon embed feed timeline〉,蠻符合自己的需求,可將發文時間軸嵌入到自己的網站。

建立頁面

以Hexo部落格為例,首先建立一個獨立頁面,將index.html內容改為:

<link rel="stylesheet" href="/css/mastodon-timeline.css">
	<div class="dummy-container">
		<div id="mt-timeline" class="mt-timeline">
			<div id="mt-body" class="mt-body">
				<div class="loading-spinner"> </div>
			</div>
		</div>
	</div>
<script src='/js/mastodon-timeline.js'>
	</script>

貼到index.md裡面。

入手Samsung Galaxy A52s 5G

家裡長輩想把用了七年的HTC Desire EYE換掉,因為是輕度使用者,所以對他來說速度只是略慢,但是手機或電池衰退導致電量不穩定是比較大的問題(2018年換過原廠電池)。

排除蘋果陣營和中國品牌,其實Android中低價手機能選的沒幾支。從中篩選六千~七千元的手機,每支規格都很差,不如提高預算到一萬元,規格會好非常多。

稍微比較過幾個品牌規格,最後選了Samsung Galaxy A52s 5G,以一萬元手機來講,CP值很高。例如:IP67防水、大容量電池(4500mAh)、6.5吋FHD+螢幕、120Hz螢幕更新率、雙卡(可選裝記憶卡或5G+4G SIM卡)、生物辨識支援臉部辨識+光學螢幕指紋辨識。

至於拍照品質,很多網友都覺得差,我倒覺得不錯。可以參考GSMArena的評測:〈Samsung Galaxy A52s 5G review - Camera, photo and video quality〉。一萬元手機拍照品質還能符合你的要求算是賺到,如果認為拍照沒到旗艦級手機的品質,那是你的個人期待錯誤,你應該要花大錢買旗艦級手機才對。

軟體方面,綁了一堆三星全家桶服務,自家軟體都不能刪除或停用,很麻煩。三星手機可自訂的東西很多很彈性,但是項目相對複雜。我一直搞不懂三星的選單邏輯,找一個設定項目要找很久,關鍵字搜尋也很難找到,不要說老人家,一般使用者都不好上手。